最严电动自行车国标9月1日实施,全面保障骑行安全

发布于:2025-07-18 阅读:1
2025年9月1日,“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实施。它从车速、防火、防篡改等多方面革新,如车速超25km/h自动断电,提升阻燃性能等,还设过渡期。这一举措旨在保障骑行安全,规范行业发展。

2025年9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正式落地,它将从多个维度重构两轮出行安全边界。

电动自行车

新国标最受关注的当属速度限制。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且超过该速度时电动机自动停止动力输出。广州质检院专家透露,这项技术通过车速传感器与ECU系统联动实现,类似汽车电子限速原理。北京某高校交通研究所模拟数据显示,25km/h限速下事故重伤率可比35km/h降低67%。不过,外卖骑手群体对此有所担忧,他们担心午高峰爬坡时突然断电影响工作。

在防火性能方面,新国标进行了全面升级。新规将电池仓阻燃等级从V - 0提升至V - 1,塑料件总质量占比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苏州大学材料实验室燃烧测试表明,新标准材料在600℃高温下可延缓火势蔓延达3分钟。虽然这会使每辆车成本增加80 - 120元,但能有效避免类似南宁小区充电爆燃那样的悲剧发生。

新国标

为根治非法改装乱象,新国标增设了严格的防篡改条款。标准明确禁止预留任何形式的改装接口,并新增多项防篡改设计要求,包括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等重点领域。深圳交警部门试点监测显示,搭载防篡改芯片的车型改装率下降92%。然而,民间技术论坛已有帖子讨论“破解方案”,监管与灰色产业链的博弈仍在继续。

充电安全方面也有革新。《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GB 42295—2022)明确规定充电器不得设计为车载形式。中国电力科学院专家解释,车载充电模块在颠簸中易产生电弧,是引发短路的主因。上海消防2024年1 - 6月数据显示,分离式充电器使电动车火灾占比下降41%。

此外,新国标在整车与材料要求上也有调整。对于使用铅酸蓄电池的车型,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可将续航里程从50公里提升至60 - 70公里;塑料件占比≤5.5%,减少易燃材料使用;车体宽度缩至≤40cm(不含车把等部件),提升道路通过性;纯电动车型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但电助力车型仍需保留;鼓励加装后视镜,提高安全性。

安全规范

为确保新国标平稳实施,还设置了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可自主选择按旧标准或新标准生产;9月1日之后,所有新产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2025年11月30日前,商家仍可销售按旧标准生产的库存车辆;12月1日起,市场在售产品必须全部达标。已购买的不符合新国标的车不会被强制淘汰,各地政府将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更新。

这次新国标实施涉及3.5亿辆电动自行车,它将推动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从速度竞争转向安全竞赛的新赛道,让骑行更安全、行业更规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电动自行车 新国标 安全规范 超速断电 阻燃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