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高考生疑被骗至缅甸失联,背后诱因引人深思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0
近日,19岁高考生彭宇轩疑被骗至缅甸后失联,引发广泛关注。他高考后志愿未达预期,被网络诱饵吸引。同乘人曾劝其回家,他也答应,但仍失联。目前警方已介入,此事件为青少年安全教育敲响警钟。

在这个炎炎夏日,一则19岁高考生彭宇轩失联的消息,如巨石投入舆论深潭,激起千层浪。彭宇轩是陕西汉中的复读生,今年高考成绩过了本科线,可他不太满意。填报志愿时,专业与预想有差距,他便向母亲表达了“不想上学了”的想法。

高考生

6月28日填报完志愿后,他带着约1000元前往西安找女朋友小佳,度过三天。7月1日,他更新两条朋友圈,定位昆明,内容是“南下打工了”和“打工”。就在这天,他从西安飞往昆明,告诉小佳原本要来接他的“姑姑”没来,而是给了他500元住宾馆,他自己找到住处后点了外卖。后来证实,这个“姑姑”是他网上认识的网友。

7月2日,彭宇轩和云南临沧的赵先生同乘网约车前往临沧。在车上,他称贵州朋友免费提供路费邀他来玩。赵先生作为临沧本地人,立刻警惕起来,提醒他临沧并非旅游城市,怀疑他遭遇“电诈”。车上另一位贵州乘客也觉得不靠谱。经众人劝说,彭宇轩表现出害怕,还同意回西安,并加了赵先生微信。

失联

7月3日,小佳追问他在做什么,他回复现在还不是讲的时候,还透露自己在缅甸,并发来靠近云南的中缅边境位置图以及一张身上沾满泥的照片,坚称自己自由且安全,能挣到钱。当晚至4日凌晨,两人打了近一小时视频电话,彭宇轩说“我已经是公司的一名员工,现在住在酒店”。7月4日中午12时许,他最后发来的定位显示在云南省孟连县勐啊口岸综合文化站,说过会儿再去住的地方。可当天下午2时后,小佳便彻底与他失去联系。

彭宇轩的失联让家属心急如焚。7月9日,母亲杨女士发现儿子电话能打通了,接电话的却是个缅甸人,称手机是自己的,手机卡是缅甸朋友给的,接电话位置在缅甸邦康园区,此后电话便打不通并停机。

电信诈骗

从彭宇轩的经历和朋友圈动态不难看出,他很可能被网络上虚假的“高薪工作”或“免费旅游”等诱饵吸引。在他这个年纪,对未来充满憧憬,渴望独立和挣钱,却缺乏社会经验和对危险的警惕。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青少年这种心理,用诱人条件将他们引入陷阱。

这起事件也反映出家庭教育和社会安全教育方面的不足。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忽视社会阅历培养和安全教育。彭宇轩称去见女友时,母亲未进一步深究,使得危险信号被忽视。同时,社会对青少年的电信诈骗安全知识宣传,针对性和深度或许不够,未能让他们真正意识到潜在危险的严重性。

目前,陕西汉中警方和云南普洱警方已介入调查,彭宇轩的家人也在四处奔走,寻找他的踪迹。他失联前发的朋友圈,成为家属和警方追踪行踪的重要线索,承载着家人对他平安归来的期盼。这起事件为社会敲响了警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应重视青少年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青少年自身面对网络信息,也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诱惑,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人、警方沟通。希望彭宇轩能早日平安归来,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考生 失联 缅甸 电信诈骗 安全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