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隐翅虫“北上”,我们如何应对?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1
今年夏天炎热,毒隐翅虫分布范围扩大,从南方北移至北方城市,伤人案例增多。不少人因不了解它而“中招”,伤口还易误诊。本文介绍了被毒隐翅虫弄伤的案例、应对方法,提醒大家科学防范,与虫共存。

今年夏天酷热难耐,一些细微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以湖北武汉为例,武汉第三医院今年夏天前来就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与此同时,隐翅虫的分布范围正逐渐扩大,从南方的广东、广西,北移至北方的北京、天津,还从乡村田野飞进了城市。

毒隐翅虫

不少坐标北京的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家中出现了隐翅虫,很多人因不了解它而受伤。那么,被毒隐翅虫弄伤是怎样的遭遇?又该如何科学对待呢?

皮肤沾上毒隐翅虫体内的毒液,一开始可能没太大反应。湖南的27岁阿树,5月时右眼下方皮肤发痒,她以为是蚊子咬或天气原因。挠了一晚上没好转,第二天皮肤更红更痒。湖北武汉的苏东,7月初手臂出现红色痕迹,他以为是被拐杖螺丝刮伤。

这种不明伤痕也会影响儿童。江西南昌汪灵的女儿在幼儿园活动后,眼睛旁出现红色痕迹,几天后症状加重。还有湖北的1岁婴儿,睡觉压死枕上隐翅虫,腋窝和后脑勺红肿溃烂。

隐翅虫皮炎

毒隐翅虫带来的伤口还容易导致误诊。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分析71例外院误诊病例,最易误诊为带状疱疹,还有11例被误诊为性病,引发了诸多误会和纠纷。

毒隐翅虫皮炎会影响人们的生活。阿树是疤痕体质,怕脸上留疤,还耽误了换身份证和拍新照片。而且人们处理伤口时,不当措施会扩大损伤,阿树妈妈掀开痂皮就加重了她的伤口。

毒隐翅虫体型小,其伤口也易与其他情况混淆。《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曾刊登“毒隐翅虫进眼引起眼内炎”报告,一名中年男性眼睛进虫后视力骤降,医生在其结膜囊找到死虫。

从研究角度看,上海师范大学昆虫实验室对隐翅虫研究了20多年。副教授汤亮介绍,大部分隐翅虫无毒,有明显红黑相间体色的是有毒的梭毒隐翅虫。毒隐翅虫在野外捕食小昆虫,在稻田等生态环境中可能有益。

隐翅虫研究

对于毒隐翅虫数量增多的情况,汤亮表示昆虫数量每年有波动,气候和食物条件适宜时,其种群会扩增。

面对毒隐翅虫,人们也有不同经历。科普博主小阳“以身试毒”,将毒隐翅虫体液涂在手臂,虽起了水泡,但后来自愈,他认为不用过度恐慌,可及时就医。

在生活中,人们被毒隐翅虫弄伤后,伤口一般十多天能愈合,但心理阴影较难消除。比如苏东被伤后,就不敢再随意打蚊子。

皮肤科医生陶宇莎介绍,毒隐翅虫皮炎确诊通过分布部位和皮疹形态,处理时要保持无菌和抗炎,避免伤口见水。若不慎拍死隐翅虫,应立即用胶纸粘除残留毒液,再用肥皂水清洗;出现红斑水泡时,不要弄破水泡,可外用生理盐水湿敷,破皮处加用抗感染药膏,不要抓挠,十天左右会结痂,同时注意后期防晒。

由于今年夏天气候炎热,毒隐翅虫寿命可达6个月左右,从初夏到末秋都需防范。人类与昆虫共同生活,我们只能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伤害,科学对待毒隐翅虫,与它们“和平”共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毒隐翅虫 隐翅虫皮炎 气候变暖 防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