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揭秘人体衰老密码,开启抗衰新征程
近期,中国科学家在衰老研究上成果丰硕。绘制“人体衰老蛋白质图谱”,揭示器官衰老时间表与核心机制;发现“线粒体双相时钟”解释器官异步衰老。这些成果为精准···
2025-07-26
人类对衰老的探索从未停止,“何以变老”始终是生命科学的核心谜题。各器官是否同步衰老?有无掌控衰老的“总开关”?如今,中国科学家给出了重要答案。
北京时间7月25日,中科院动物所刘光慧研究员等合作团队在《细胞》发表研究成果。他们融合超高灵敏度质谱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横跨人类50年生命周期的蛋白质组衰老图谱。该图谱涵盖七大生理系统、13种关键组织,从蛋白视角展现了机体增龄性演变的全景。
研究发现,人体器官衰老并不同步。30岁左右,血管(主动脉)和肾上腺率先偏离年轻稳态,成为衰老的“先锋哨兵”。45至55岁是衰老进程的“暴风骤雨期”,绝大多数器官的蛋白质组剧烈震荡,标志着多器官系统性衰老加速。
此次研究还揭示了“衰老风暴”的奥秘。衰老的核心分子特征之一是蛋白质稳态网络的系统性崩解。同时,首次确证血管系统是驱动全身多器官衰老的“核心枢纽”,衰老的血管组织会分泌大量促衰老因子,引发全身系统性衰老。
基于此研究构建的器官特异性“蛋白质组衰老时钟”,可通过微量血液无创评估个体各器官的“生物学年龄”及其衰老速度。这为开发靶向抗衰策略指明方向,推动医疗模式向“主动预防”转变。
此前,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科研团队也有重要发现。他们在《自然·衰老》发表成果,揭示了线粒体内部的“双相分子时钟”。这意味着体内细胞通过两种模式记录时间流逝,解释了不同器官衰老节奏不同的原因。
“快闪族”器官,如皮肤、消化道等,细胞持续更新,线粒体DNA复制错误不断积累,可能导致组织功能障碍。“长跑选手”器官,如心脏、大脑等,突变集中在线粒体DNA特定“热点”区域,记录着高代谢活动的“磨损”。
“线粒体时钟”为衰老研究提供新工具,有望提前预测衰老相关疾病风险,为不同器官制定靶向干预策略。
在抗衰领域,中医药的整体优势也日益凸显。中医理论认为“肾精虚衰是衰老根本”,基于此构建的“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研发了八子补肾方等。这些以“补肾填精”为核心的方法,能对衰老的多个关键靶点产生积极影响。
中医药因“整体观”和“多靶点干预”的特点,契合现代衰老标志物的系统性干预需求,成为应对复杂衰老机制的重要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家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理解人体衰老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更为未来的抗衰研究和干预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实现“老而不衰”的美好愿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近期,中国科学家在衰老研究上成果丰硕。绘制“人体衰老蛋白质图谱”,揭示器官衰老时间表与核心机制;发现“线粒体双相时钟”解释器官异步衰老。这些成果为精准···
2025-07-26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日启幕,届时在世博展览馆周边,市民可自主下单体验无人驾驶多场景接驳。从短途到长途,服务范围广泛。且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将发···
2025-07-25
7月苹果推出iOS 26公测版,带来全新“液态玻璃”设计,界面大革新。适配多机型,还新增大量功能,如应用升级、CarPlay调整等。AI功能实用,通话、信息体验提升。···
2025-07-25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启幕,届时市民可在世博展览馆周边体验无人出租车。此次活动提供多场景接驳服务,车辆安全性有保障,还将发放示范运营牌照,意味着无人···
2025-07-25
受台风“韦帕”影响,广东多地降雨。20日和21日,翼龙应急型无人机连续执行任务,实现全国首次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台风预警侦察,创新“竞速台风、紧随台风”模式,···
2025-07-25
最新资讯
中国科学家揭秘人体衰老密码,开启抗衰新征程
上海街头将迎真无人出租车,解锁出行新体验
苹果iOS 26公测版发布:液态玻璃设计与AI功能双升级
上海街头真无人出租车来袭,体验智能出行新变革
全国首次!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实现台风全链条应急侦察
软件服务故障致“星链”网络中断2.5小时
特斯拉全球首家超级充电站餐厅开业,跨界餐饮引发行业变革
19岁大一学生凭技能斩获航天科工offer
黄仁勋评华为:竞争对手非敌人,共促全球科技发展
黄仁勋谈英伟达发展与中国市场:机遇、挑战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