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起源新机制,为植物改良开辟新思路
北京时间9月2日深夜,《细胞》发表华中农大宁国贵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该团队以月季为模式资源,发现全新基因SCREP。它经多步骤“拼装”诞生,影响蔷薇属植物花香。···
2025-09-03
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从未停止,如今,在月球上实现就地取材进行基建和资源利用,正从梦想逐步变为现实。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深空探测实验室,产出了一系列颇具未来感的创新成果,为人类在月球的长期驻留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先来说说在月球上盖房子的事儿。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月壤3D打印系统,可谓是一大神器。高级工程师杨洪伦介绍,这台系统可以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并打印出任意形状的月壤构件,满足在月球上盖房子、修路、建设备平台等建造需求。不过,月球气候环境恶劣,研制初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在月球极端环境制约下,实现可靠的太阳能聚光与月壤成型。科研团队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技术路线,攻克了从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系列难题。
除了建筑材料,人类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的解决也至关重要。深空探测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研究表明,月球极区蕴藏着大量的水冰资源。该系统采用多根细长螺旋钻针原位钻进含冰模拟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水汽通过导流通道定向进入低温冷凝器,冷凝成固态冰实现收集,克服了月壤开挖难、真空逃逸水汽收集难、水冰提取效率低等难题。这些水冰不仅是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里饮用水、氧气的来源,还可通过电解制取氢氧燃料,支撑深空探测任务的能源需求,从而大大降低从地球运输物资的成本和风险。
更令人惊喜的是,连电都能在月球“制造”。德国科学家发现,把月壤熔了做成半透明的“月球玻璃”,再涂上一层钙钛矿,就能变身高效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抗辐射、扛得住月球温差,重量只有传统硅电池的一丁点儿,专为月球严酷环境而生。
从打印月壤砖、钻取水冰到直接用月壤发电,这些突破性技术意味着,建月球基地正从“啥都靠地球”变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安徽3年来,聚焦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和深空安全四大领域,提出深空总体技术、深空能源动力、深空智能控制等12个技术方向,实现了深空探测领域科学、工程、技术的融合发展。
对宇宙的探索与追问,是深空探测活动的永恒主题。当月球上建基地、修路、喝水都能就地取材,人类必将走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在月球上看到一个个美丽的家园,人类的星际探索之路也将越走越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北京时间9月2日深夜,《细胞》发表华中农大宁国贵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该团队以月季为模式资源,发现全新基因SCREP。它经多步骤“拼装”诞生,影响蔷薇属植物花香。···
2025-09-03
近日,美国陆地卫星八号拍摄到印度洋赫德岛上空出现10个旋转“黑暗空洞”。这些空洞平均宽约13公里,是冯·卡门涡流现象。其云带中途转向,呈密集“空洞”,或因···
2025-08-15
近期,俄媒转发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维修铁轨视频,惊叹中国科技先进。该机器人检测拧紧螺栓,效率远超人工。同时,中国航天也有进展,如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待发射。···
2025-08-14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推出,定价不超10万。该技术模拟子宫环境,全流程复刻人类生育体验,为特定群体拓展生育途径,但在技术、伦理和法律层面存在诸多待···
2025-08-11
当地时间8月7日,OpenAI正式推出GPT - 5。它智能性能远超之前模型,在编码、写作、健康等领域表现卓越。面向所有用户开放,不同会员有不同权限。微软抢先接入,其···
2025-08-08
最新资讯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起源新机制,为植物改良开辟新思路
印度洋无人岛上空惊现10个神秘“黑暗空洞”
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与航天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面世,引发各界关注
OpenAI正式发布GPT - 5,多领域展现强大实力
中国科学家揭秘人体衰老密码,开启抗衰新征程
上海街头将迎真无人出租车,解锁出行新体验
苹果iOS 26公测版发布:液态玻璃设计与AI功能双升级
上海街头真无人出租车来袭,体验智能出行新变革
全国首次!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实现台风全链条应急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