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起源新机制,为植物改良开辟新思路
北京时间9月2日深夜,《细胞》发表华中农大宁国贵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该团队以月季为模式资源,发现全新基因SCREP。它经多步骤“拼装”诞生,影响蔷薇属植物花香。···
2025-09-03
2025年7月15日,一场看似“跨界”却暗藏行业变革的签约仪式在硅谷与北京同步举行。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平台“萝卜快跑”与全球移动出行巨头Uber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数千辆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网络,覆盖美国、亚洲、中东等核心市场。这场合作被业界称为“中国自动驾驶技术首次以‘服务输出’模式参与全球竞争”,“上Uber打萝卜”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科技新梗’。
从武汉街头到迪拜沙漠,从中国本土到全球版图,这场合作不仅是中国科技企业突破‘内卷’、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的缩影,更揭示了无人驾驶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生态博弈的新趋势。
一、强强联合:一场“双向奔赴”的生态共赢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出行平台,Uber面临着‘无人化焦虑’。2024年,其全球网约车业务利润率仅3.2%,远低于配送业务和货运业务。同时,美国本土自动驾驶企业正重构出行生态,Uber若想守住市场,必须加速无人化转型。然而,自2016年收购自动驾驶公司Otto失败后,Uber的自动驾驶研发滞后,2024年测试里程仅为中国竞争对手的1/15。
而萝卜快跑则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困境。尽管已在中国15个城市部署超1000台无人车,累计服务1100万次,但国内网约车市场被滴滴、高德等巨头垄断,萝卜快跑的市场份额不足5%。出海,成为其突破增长瓶颈的唯一选择。
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Uber采购萝卜快跑车辆’,而是深度绑定生态。技术层,萝卜快跑提供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搭载百度Apollo 7.0系统,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可应对复杂城市路况;运营层,Uber负责车辆调度、用户匹配、支付结算等环节,利用其全球2.1亿月活用户的流量优势快速规模化;数据层,双方共享全球路况、用户行为等数据,优化算法模型,形成‘技术 - 数据 - 服务’的闭环。
二、技术底牌:中国自动驾驶的“硬核突围”
此次部署的第六代无人车,是萝卜快跑技术集大成之作。其采用12个摄像头、5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的‘全冗余设计’,即使单一传感器失效,系统仍能保持99.99%的可靠性;百度Apollo 7.0系统引入‘大模型 + 小模型’协同架构,推理速度提升3倍;还搭载双备份计算单元、双电源系统,配备‘黑匣子’实时上传数据,满足欧盟GDPR等全球最高安全标准。这些技术指标超越Waymo第五代车型,且成本降低60%。
截至2025年7月,萝卜快跑的全球路测里程已超1.7亿公里,覆盖极端环境。其针对不同地区优化技术,如在中东优化激光雷达防尘设计,在欧洲开发‘蛇形绕障’算法,在东南亚训练‘多目标预测模型’。这种‘本地化适配’能力,是美国企业难以复制的。
三、市场冲击:出行行业的“蝴蝶效应”
对普通用户而言,合作后可直接在Uber App下单叫无人车,车辆覆盖全城,且价格比传统网约车低30%。更深远的影响是出行习惯的改变,Uber调查显示,62%的用户表示‘若无人车服务稳定,愿永久放弃人类司机’。
这场合作正在重塑全球出行产业链。传统车企加速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科技公司调整战略,保险行业催生新险种。而最焦虑的或许是‘人类司机’,Uber预测,到2030年,其全球平台上的无人车占比将超过50%,数百万司机可能面临职业转型。
四、中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范式革命
过去,中国科技企业出海多依赖‘性价比优势’,而此次合作标志着‘技术 + 服务’模式的成熟。萝卜快跑输出‘出行即服务’,通过订阅制获得持续收益,利润率比硬件销售高3 - 5倍。
在无人驾驶领域,中国正从‘规则跟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百度主导制定的《自动驾驶数据跨境流动白皮书》被欧盟采纳,中国提出的‘无人车事故责任三原则’被联合国纳入《智能交通系统伦理指南》,萝卜快跑与德国TÜV合作建立的‘全球无人车认证体系’,成为中东、东南亚市场的准入标准。
“上Uber打萝卜”的调侃背后,是中国科技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顶端攀登的雄心。这场合作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当无人驾驶成为‘数字丝绸之路’的新载体,中国科技正以更自信的姿态参与全球竞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北京时间9月2日深夜,《细胞》发表华中农大宁国贵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该团队以月季为模式资源,发现全新基因SCREP。它经多步骤“拼装”诞生,影响蔷薇属植物花香。···
2025-09-03
近日,美国陆地卫星八号拍摄到印度洋赫德岛上空出现10个旋转“黑暗空洞”。这些空洞平均宽约13公里,是冯·卡门涡流现象。其云带中途转向,呈密集“空洞”,或因···
2025-08-15
近期,俄媒转发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维修铁轨视频,惊叹中国科技先进。该机器人检测拧紧螺栓,效率远超人工。同时,中国航天也有进展,如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待发射。···
2025-08-14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推出,定价不超10万。该技术模拟子宫环境,全流程复刻人类生育体验,为特定群体拓展生育途径,但在技术、伦理和法律层面存在诸多待···
2025-08-11
当地时间8月7日,OpenAI正式推出GPT - 5。它智能性能远超之前模型,在编码、写作、健康等领域表现卓越。面向所有用户开放,不同会员有不同权限。微软抢先接入,其···
2025-08-08
最新资讯
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起源新机制,为植物改良开辟新思路
印度洋无人岛上空惊现10个神秘“黑暗空洞”
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与航天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面世,引发各界关注
OpenAI正式发布GPT - 5,多领域展现强大实力
中国科学家揭秘人体衰老密码,开启抗衰新征程
上海街头将迎真无人出租车,解锁出行新体验
苹果iOS 26公测版发布:液态玻璃设计与AI功能双升级
上海街头真无人出租车来袭,体验智能出行新变革
全国首次!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实现台风全链条应急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