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混淆!基本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金差异解析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1
近日,人社部和财政部为2024年底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本文解析基本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金区别,包括性质、资金来源、领取规则和税收政策等,还探讨上调利好群体及个人养老金是否值得买,助您合理规划养老。

在养老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养老金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为2024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同时也让人思考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的区别。

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调整利好哪些群体呢?这次提高的基本养老金,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主要惠及各类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总量约1.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参保人退休或达领取条件后按月领取的就是基本养老金。今年上调的不仅有城镇职工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金也有所上调。国家安排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涨幅为16.3%,惠及1.8亿多老年人,大部分是农村居民。

虽然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都是养老资金,但二者有很大区别。个人养老金是2022年4月建立的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参加人需先在中国境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才可参与个人养老金。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郭瑜形象地说:“相当于自己在银行放一个‘存钱罐’,每年可往里最高缴存1.2万元。这笔钱能买理财、储蓄存款、基金、保险等产品,但要等到退休或特殊情况才能领取,将来在基本养老金基础上,再额外多一笔养老钱。”

个人养老金

从多个方面来看,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性质上,基本养老金是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主体部分,发挥保基本功能;个人养老金是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方面,基本养老金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般用人单位按工资总额16%缴纳,职工按本人工资8%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个人养老金资金完全来自个人缴费,每年最高缴存1.2万元。领取规则上,基本养老金要求参保人达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年限达规定年限,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通常要求15年,才可按月领取直至去世;个人养老金要等到符合国家规定情形,如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才可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税收政策上,基本养老金领取时无需缴税;个人养老金享受递延纳税优惠,缴费时暂不缴税,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退休领取时按领取额3%缴纳个人所得税。

有人会问,个人养老金在购买时享受税收优惠,但领取时要缴3%的税,到底值不值得买?答案因人而异,需根据个人收入算“一进一出”的差价。以34岁、税前年收入约20万元参加人为例,对应个税边际税率为10%,考虑领取要缴3%个税,每年存12000元,不算产品收益大概能赚800多元。收入越高、个税税率越高,购买个人养老金越划算。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国家对个人养老金设每年12000元限额,是为避免部分人借此避税、享受过多优惠。对于低收入群体,工资未达每月5000元个税起征点,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可能不划算。专家指出,基本养老金是普通人退休后稳定经济来源,是“必选项”;个人养老金是“可选项”,不是必买,也不会稳赚不赔,但能为未来提供保障。

总之,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在我国养老体系中扮演不同但互补的角色。基本养老金提供基础保障,个人养老金可提升退休生活质量。了解二者区别,有助于我们合理规划养老生活,选择合适养老方式和补充手段,让退休生活更有质量、更有保障。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基本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 养老保险 养老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