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至,“秋天第一杯奶茶花”走红引热议
8月7日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悄然走红。它将奶茶与鲜花结合,成表达心意新选择。合肥、济南等地花店订单增多,还有“入秋四件套花盒”。有人觉得仪式感足···
2025-08-07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8月7日,立秋节气到来。此时,一种融合鲜花与奶茶的创新礼品——“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悄然走红,成市民表达心意新宠。
在社交媒体助力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话题热度飙升。打开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满是精美的奶茶花束照片和分享。网友纷纷晒出收到或送出的礼物,配文洋溢着幸福与惊喜,“这是秋天专属的浪漫”“仪式感直接拉满”等评论随处可见。这股热潮从线上蔓延到线下,大街小巷的花店和奶茶店纷纷推出相关产品。
记者走访发现,合肥多家花店推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蜀山区一家花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售价约60元,是3款玫瑰混搭奶茶。产品图片里,一杯奶茶放在包装好的花束中,除玫瑰外,还有其他花朵搭配。工作人员介绍,顾客可自己买奶茶送店,也可让花店代买。“我们把花朵做满,玫瑰搭配其他花束,共20多朵花。”该工作人员称,奶茶放花束里包装好,“今天下午已有十几个订单”。
除“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这家花店还推出“入秋四件套”,包含奶茶、时令水果和玫瑰花,价格约100多元。包河区一家花店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放在手提花盒里,精致可爱,价格在80 - 90元不等。工作人员表示,产品上线四五天就吸引众多顾客预订,“奶茶一般固定,顾客有喜欢的品牌,可自己买好送来,我们退差价。大家可提前预订,指定今天或明天(立秋)配送”。
更有商家推出“入秋、入冬四件套花盒”,由奶茶、板栗、烤红薯、山楂糖球混搭鲜花构成,包装精美,价格在280 - 300元不等。
对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市民看法不一。陈先生觉得将奶茶和花束搭配的创意新颖,“立秋送女友,仪式感满满,比单纯送花或奶茶更有心意”。但周先生认为这是商家营销活动,部分产品价格高、华而不实,“花几百买‘立秋四件套’,分开买没这么贵,高价只因包装好看”。他觉得生活不应被仪式感裹挟,关键是用心。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表示,“奶茶花束”这种营销手段建构了模式,能寄托情感、丰富精神生活。对年轻人来说,仪式感多与爱情有关。很多仪式是整套的,消费者不消费完会有缺失感。通过商家推动和消费者认同,仪式可能沉淀为固定消费模式,如“520”。将情感链接仪式商业化,是对传统节日仪式感缺失的找补,既有文化发展意义,也体现商业需求。“奶茶花束”能否流行并沉淀为文化,有待观察。
从文化角度看,立秋承载深厚历史底蕴和传统智慧,“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赋予其新内涵,成年轻人表达情感、传递关怀独特方式。从消费心理讲,它满足人们对仪式感的追求,让立秋这个节点更有意义。从商业创新看,是跨界融合范例,花店与奶茶店合作,拓展消费市场、创造新热点。不过,消费者要避免盲目跟风,商家要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让这一创新产品保持长久生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8月7日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花”悄然走红。它将奶茶与鲜花结合,成表达心意新选择。合肥、济南等地花店订单增多,还有“入秋四件套花盒”。有人觉得仪式感足···
2025-08-07
8月7日立秋,暑热未消“秋老虎”发威。此时养生需注意饮食,牢记“四不吃”,如生冷海鲜、寒凉瓜果等。同时要警惕蚊子,远离养生谣言。科学食养,谨慎进补,做好···
2025-08-07
2025年8月5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发布“泰坦”号深海潜水器爆炸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事故主因是海洋之门公司在设计等流程有缺陷,潜水器内爆致5人瞬间死亡。此前公司为···
2025-08-07
8月6日傍晚,新疆伊犁昭苏县夏塔景区网红吊桥断裂,29人滑落,5死24伤。该桥去年曾出事,景区承诺检修未阻止悲剧。事故暴露安全隐患,引发对景区设施管理反思,为···
2025-08-07
8月6日,“男子绑架父亲杀害7个月大侄女案”一审在广东惠州中院开庭。检方以故意杀人、绑架罪起诉冷某敏。被害父亲冷先生称哥哥作案时状态不佳,他们希望法院调查···
2025-08-07
最新资讯
立秋至,“秋天第一杯奶茶花”走红引热议
立秋养生指南:牢记“四不吃”,健康过秋冬
多名富豪深海瞬间死亡,“泰坦”号事故原因公布
新疆景区网红吊桥断裂致5死24伤,安全警钟再敲响
7个月女儿除夕夜被哥哥杀害,弟弟要求重判
二婚夫妻假离婚成真,男方生意受前妻影响
广东特大暴雨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解析
眼科专家破解青少年用眼八大流言,守护清晰视界
14岁中国交换生澳洲遇刺身亡,13岁同项目女生被拘
“鬼火少年”夜闯医院走廊,公共安全谁来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