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闭眼买”到“不敢信”,山姆会员店神话崩塌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0
曾经,山姆会员店是消费者“闭眼买”的优质之选,如今却陷入信任危机。新上架商品遭差评,口碑尖货被下架,会员有“逃离”趋势。同时,本土零售企业崛起,供应链优势不再。山姆能否回归初心,重拾消费者信任,令人关注。

曾经,山姆会员店在中国线下会员店业态中堪称标杆。自1996年8月深圳福田第一家门店开业,它成为中国线下会员店业态的佼佼者。今年4月9日晚,沃尔玛中国总裁兼CEO朱晓静透露,有8家山姆会员店将突破单店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亿)销售大关。山姆中国2024年销售额很可能突破1000亿元,撑起了沃尔玛中国近70%的销售额。

山姆会员店

然而,如今的山姆会员店却在经历一场“大劫”。近日,山姆会员店上新一款售价49.9元、内含48枚的好丽友派产品,宣称“减糖80%”“增加30%可可成分”,且为山姆渠道限定。但该商品收到300多条差评,消费者称“宣传减糖,结果甜到齁嗓子”。此外,像台湾风味太阳饼、低糖蛋黄酥等多款独家研发的口碑尖货被“悄然下架”,而新上架的商品中有卫龙、盼盼等国民大众品牌,让会员有“背刺感”。

消费者对山姆的信任正在崩塌。一位7年的山姆卓越卡会员王先生表示,牛肉质量下降,水果不新鲜等问题频发,他到期后不会续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山姆会员店的投诉已超1万条,集中在食品安全问题。如今,消费者逐渐对山姆“祛魅”,认为其不能过滤品质不佳的商品和有信任风险的品牌,会员费“白花了”。

消费者信任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优质商超和新业态不断崛起。胖东来通过严苛甄选产品,构建精准产品体系;盒马鲜生重构零售产业“人、货、场”,其草莓盒子蛋糕销售火爆;京东七鲜通过“农户直通车”模式建立直采基地;1688会员店定位“线上版的山姆超市”;拼多多从“百亿补贴”加码到“千亿扶持”等。这些企业从商品端把控,在服务端升级,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山姆曾经的供应链优势也不再明显。过去,山姆与上游供应链品牌“共创”,拥有“人无我有”和“质价比”的付费会员制商品。但如今,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也能深入供应链源头。盒马推出“源头直采”计划,京东七鲜建立直采基地,胖东来与酒企深度合作等。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寻找“源头好货”,这使得山姆在供应链端的竞争力被削弱。

供应链竞争

上世纪90年代,外资零售品牌入华带来新理念。如今,山姆会员店扩张提速,还下沉到“富裕县城”。但本土零售新业态对山姆会员进行“分流”,山姆为巩固优势导致供应链议价压力增大,最终引发选品风波。山姆是否会像前辈家乐福们一样在中国遭遇“滑铁卢”,有待观察。山姆当务之急是回归定位,重新厘清选品逻辑,重拾消费者的信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山姆会员店 选品争议 信任危机 零售竞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