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季:警惕“通知书”陷阱,守护学子梦想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2
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本是喜悦时刻,却有骗子趁机行骗。本文为考生和家长揭示常见诈骗手段,如虚假通知、花钱补录等,还给出防范要点,助大家避开陷阱,守护财产和信息安全。

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逐步推进,一张张承载着学子梦想的录取通知书正陆续送达考生手中。然而,在这个充满喜悦的季节,各类围绕“录取通知书”的诈骗陷阱也悄然滋生。

高考录取季

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一是虚假通知,催缴费用。骗子会发送看似正式的“录取通知书”短信或邮件,要求点击链接查询详情或支付“录取确认费”。二是谎称可内部操作,花钱补录。他们自称“招生办老师”等,声称能“破格补录”,但需高额“疏通费”。比如某地一名考生家长接到自称“某高校招生办”的电话,称缴纳 5 万元“赞助费”能让孩子“特招”录取,结果转账后无法联系对方,“录取通知书”也是伪造的。

通知书陷阱

还有伪造信息,恶意谣言。编造“XX 高校录取分数线大幅下降”等不实信息,制造恐慌或误导志愿填报。助学贷款/助学金诈骗也不少见,冒充工作人员以发放补贴为由,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或先交“手续费”。另外,钓鱼链接陷阱也需警惕,短信附带“录取查询链接”,诱导填写信息盗刷资金。

为安全接收录取通知书,有四要和四不要。四要包括要官方查询录取状态、通知书物流,务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等查询;要仔细核对收到的纸质通知书,查看信息和印章是否一致;要通过官方渠道缴费;要主动核实不明信息。四不要即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二维码;不要相信“内部指标”等说辞;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向不明账户转账。

诈骗防范

考生和家长还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高校办学资质,警惕“野鸡大学”。如遇到可疑情况或不慎被骗,应立即拨打 110 报警,并保留好证据。高考是人生重要时刻,大家要提高警惕,认清骗局,守护好财产和信息安全,让这个夏天只留下金榜题名的喜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考录取季 通知书陷阱 诈骗防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