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全国31省份月最高档均超2000元

发布于:2025-09-04 阅读:0
今年以来,北京、湖南等12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全国31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均超2000元。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居首。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能带动相关待遇提高,影响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近日,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引发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12个省份加入了这波“涨薪潮”。

最低工资标准

自2025年9月1日起,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有了新变化。月最低工资标准从每月不低于2420元,调整到每月不低于254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27.7元/小时,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65.1元/小时。

湖南省也不甘落后。从9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劳动者)三个档次调整为2200元、2000元、18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劳动者)三个档次调整为22元、20元、18元。较2024年,此次调整后,月最低工资标准每档分别增加1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每档分别增加1元。

此前,上海、广西等地已率先行动。上海从2025年7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690元调整到274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4元调整为25元。广西月最低工资标准分别由1990元、1840元、1690元调整到2200元、2040元、187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也相应上调。

上调

此外,山西、重庆、四川、新疆、福建、广东、贵州、青海等省份也在今年进行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澎湃新闻计算得出,大部分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或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上调幅度约在8% - 12%。调整过后,全国31个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均超过2000元,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居全国首位。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同时,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它将会相应带动一些待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失业保险金、加班费、病假工资、试用期工资等都会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而增加。

政策层面也在推动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国家发改委也明确,适当加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

多省份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意义重大。对劳动者来说,特别是服务业、制造业的一线员工,直接收入会增加,生活压力能有所缓解。对企业而言,虽然人力成本会上升,但长远看,能促使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体经济来说,居民收入的增加将直接转化为消费能力,从而刺激消费市场,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最低工资标准 上调 多省份

上一篇: 2025年A股开盘行情及走势分析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