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版权纷争:谁的体面被撕裂?

发布于:2025-07-26 阅读:0
近日,《年轮》原唱与版权之争闹得沸沸扬扬。网红旺仔小乔言论点燃导火索,音乐平台操作激化矛盾。汪苏泷收回授权,张碧晨坚称原唱。这场纷争暴露音乐行业痛点,造成三输局面,也让美好音乐记忆蒙上阴影。

近日,歌曲《年轮》的原唱与版权之争,将音乐圈搅得不得安宁。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网红“旺仔小乔”在直播中的言论。2021年,她翻唱时坚称“原唱只有张碧晨”。今年7月22日,她又在直播间重提此论,拒绝标注汪苏泷为原唱。

年轮

这番言论迅速发酵,暴露了翻唱生态中的版权认知混乱。而音乐平台的操作,更是让矛盾进一步激化。7月23日,QQ音乐移除了张碧晨版《年轮》的“原唱”标识,仅标注为“演唱者”,汪苏泷版本仍保留“原唱”标签。虽数小时后恢复,但裂痕已生。

7月25日凌晨,汪苏泷工作室宣布收回《年轮》所有商业演唱授权。15分钟后,张碧晨工作室声明,坚称张碧晨是“无可争议的唯一原唱”。双方各执一词,让这场纷争陷入胶着。

从法律角度看,《著作权法》未对“原唱”作出明确定义。这使得类似《年轮》这样存在多个演唱版本的歌曲,在版权归属和权益分配上容易产生纠纷。

版权之争

《年轮》版权之争,深植于2015年《花千骨》OST发行时的“双黄蛋”策略。张碧晨女声版与汪苏泷男声版先后推出,本意是打造“并行宇宙”。但平台标签混乱,法律定义空白,为这场纷争埋下了隐患。

这起纷争也撕开了OST产业的尴尬现实。OST本质是“剧带歌”,音乐预算常不足总投资的1%。歌手们多数是“一次性劳务费”选手,很难参与歌曲爆红后的持续分成。

如今,这场纷争造成了三输的局面。汪苏泷背负“断人财路”的指摘,张碧晨痛失以代表作进行商业演唱的自由,听众则见证了喜欢的歌曲沦为规则漏洞与利益博弈的祭品。

音乐行业

希望未来音乐行业能更加规范,在版权归属、原唱认定等方面有更清晰的规则。也希望艺人及团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多一些沟通与理解,让音乐回归纯粹。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年轮 版权之争 汪苏泷 张碧晨 音乐行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