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空坟堵门12年,村民房屋售出引深思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0
贵州黔东南州一村民房屋被空坟堵门12年,进出爬坟苦不堪言。经多年维权,房屋终被村委会买下将拆除。此事件暴露农村土地、法治等问题,也为乡村治理敲响警钟,值得深入思考。

在贵州黔东南州天柱县邦洞街道的一个村落,一场长达12年的纷争近日有了新进展。陶先生一家的房屋被空坟堵门12年,生活苦不堪言,如今这处房屋已被村委会买下,即将拆除,土地将用于耕种。

空坟堵门

故事要追溯到2013年,当时陶先生一家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陶氏家族部分人突然在他家偏屋侧门前掘地,称要寻找500多年前的祖先遗骸。挖掘无果后,却建起一座空坟,还立了碑,将偏屋侧门堵得严严实实。此后,陶先生一家每次进出都得攀爬过这座空坟,心理压力巨大。

为解决问题,陶先生一家踏上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们多次向各级部门反映情况,相关部门也多次组织调解,但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2013年12月2日,陶先生一家将陶氏族人中的6人起诉到当地法庭,请求撤销当初签订的《调解协议书》,拆除空坟,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然而,法院认为这是涉及兴建坟墓引起的纠纷,应由相关行政部门处理,不属于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畴,驳回了他们的诉讼请求。

村民维权

多年来,各级部门多次调解均无果。直到2025年6月14日,经多部门协调,陶先生一家与村委会达成房屋出售协议,村委会以18.48万元买下这处房屋。陶先生表示,虽不舍这承载着多年回忆的老房子,但实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这起事件反映出诸多问题。从法律层面看,农村地区土地权属、建房审批以及殡葬管理等法律法规执行和监管存在不足。从社会层面讲,宗族观念与现代法治的冲突凸显,部分人以宗族传统为由建空坟,忽视了对他人权益的侵害。此外,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也有待完善。

乡村治理

这场长达12年的空坟堵门纠纷,不仅是陶先生一家的遭遇,也为农村地区的法治建设、社会治理敲响了警钟。期待未来能有更完善的制度和更有效的措施,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空坟堵门 村民房屋 纠纷解决 乡村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