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咬牙过吧”:道尽打工人辛酸与影视逆袭启示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0
陈佩斯一句“咬牙过吧”引发打工人共鸣,道出现实困境。他自身经历事业低谷仍咬牙坚持。其新片《戏台》票房逆袭,打破流量至上规则。这既鼓励打工人在生活中坚持,也给影视行业带来思考,告诉我们咬牙坚持,生活和事业都可能迎来转机。

近日,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在一档访谈中给打工人的建议——“咬牙过吧”,瞬间引发无数人的共鸣。在大众印象里,陈佩斯是舞台上那个逗大家乐的喜剧大师,很难想象他会说出如此“苦哈哈”的话。

陈佩斯

作为打工人,每天挤着早晚高峰的地铁,在狭小的格子间对着电脑屏幕,为了微薄的收入奔波。银行卡里可怜的余额,让我们看不到这种日子的尽头。工作中,我们会被客户刁难,被领导批评,但第二天依旧要照常上班。心里委屈到觉得撑不下去时,看看身边的人,大家都在咬牙坚持着。

陈佩斯自己的艺术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早些年,他经历过事业低谷,在拍摄某部经典作品时,因坚持逐字打磨台词,甚至为一句“包袱”的节奏反复排练三天,让急于回本的投资方撤资。离开春晚舞台后,多数演员选择接商演轻松赚钱,他却在2001年创立大道喜剧院,带着演员们在小剧场里一场场演话剧,18年里演出2000多场,场场亲自盯服化道。他说“咬牙过吧”,背后是无数的挣扎和坚持,他深知打工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滋味。

打工人

而陈佩斯的新片《戏台》更是给影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这部电影开局惨淡,16万预售票房,院线直接砍排片给流量电影让路。陈佩斯红着眼眶宣布改期时,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片子注定失败。然而,上映五天票房就突破4400万,猫眼评分冲到9.6,全网找不到一条差评。

《戏台》没有特效,没有爱情线,全靠扎实的剧本和演员的真功夫。同期主打小鲜肉的流量电影,投资巨大,主演甚至用替身还拿着高额片酬,结果上座率却低得可怜。这充分证明了观众用脚投票,好作品不需要买热搜造假数据。

片方还透露,曾有平台提出“保底发行”,条件是要陈佩斯配合炒父子情话题,被他直接拒绝。上映后,“自来水”观众自发制作的表情包横扫短视频平台,“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系列播放量破亿。这表明投机资本在真正的好作品面前不堪一击。

戏台

购票平台数据显示,35岁以上观众占比达47%,不少人带着全家二刷三刷。这说明中老年观众更看重作品质量而非明星光环,他们用电影票给子女上了一堂真正的艺术审美课。

陈佩斯的“咬牙过吧”,不仅是对打工人的鼓励,也是他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打工人的日子充满了难关,就像陈佩斯在事业低谷时咬牙坚持一样,我们也只能在生活的磋磨里咬着牙往前冲。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把这些苦日子过成自己的“喜剧人生”。而《戏台》在影视寒冬里的逆袭,也让我们看到,无论是打工人的生活,还是影视行业的发展,只要坚持高质量,咬牙挺过困难,就一定能迎来光明的未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陈佩斯 打工人 咬牙过吧 戏台 影视逆袭

相关文章